各学院:
为更好地号召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共同创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推动形成理解、接纳、关爱他人的校园氛围,保护和促进师生心理健康,经研究,决定面向全校师生开展广东工业大学第二届心理文化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以“砥砺奋进守初心,青春献礼二十大”为主题,于本学期9-12月集中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
二、活动内容
以庆祝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浓厚氛围为契机,深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与理念,实施心理素质教育,举办心理健康文体活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1. 广泛开展心理宣传活动。普及现代心理健康知识和文明理念,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环节。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慕课或微视频比赛、“以文逐梦,砥砺青春”原创心理推文比赛,面向学生广泛传播心理健康科学知识。宣传心理健康意识,通过广播及网络新媒体等渠道,以及文化创意作品、公益广告的创作展示等,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和心理保健意识。推广现代文明理念,通过网站、微信号及海报、横幅、宣传册等方式,线上线下结合,广泛传播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文明理念和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 深入开展心理教育活动。实施积极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增强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开展积极心理教育,通过 “心理守门人” , “心海导航” 等专题讲座或系列培训,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发展理念、学会正向思维方式。开展心理素质拓展训练,通过 “恋爱心理” 、“时间管理”、“人际沟通”等主题的主题心理团体辅导,强化学生积极体验和积极行为,提升心理素质。开展应对能力培训,通过对新生班级心理委员、宿舍信息员的选拔与培训,帮助学生团体学会相互激励、追梦成长。开展同辈成长互助。通过“微光闪烁”心理委员风采大赛,优秀学生心理工作者评比等评选活动,激励学生作为朋辈互助者,进一步促进助人助己的热情。通过学院心理辅导站优秀案例展示评比,总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绩和经验,表彰先进。
3. 全面开展心理文体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文艺等活动结合是强化大学生积极情感和健康心态的重要途径。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戏剧书画结合,通过龙洞校区心理大剧演出、 “珍爱卡”主题活动等,生动地展现大学生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等精神。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业指导、新生适应教育、素质拓展或主题班会、各式新生心理调适活动等多样化心理健康教育,及时疏导学生心理压力,努力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贯穿育人全过程。
4. 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干预。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方式。开展新生心理普查,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也让老师及时了解新生情况,及时开展心理咨询服务,主动关心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及时提供心理咨询或必要的心理干预,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开展咨询督导与案例研讨,提高咨询干预实效。开展医校合作,加强学校与医院的联系与协同,引进医疗资源进校,畅通医疗转介绿色通道,帮助疑似精神障碍或严重心理疾病学生及时就医。
5. 集中开展心理助困帮扶。把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在心理疏导、身心成长、积极品质培养等方面给予学生更多关怀和帮助。对经济困难学生,在通过经济资助解决现实生活困难的同时,开展心理健康促进,培养学生自立、自强、感恩、诚信等积极品质。对学业困难学生,在提供学业指导的同时,开展学习心理辅导,改善学习心态,端正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对亲子关系困难学生,在教导学生正确对待家庭的同时,通过与家庭建立紧密联系等,引导家长正确教育孩子,提高家庭正向支持作用。对就业困难学生,在提供就业帮扶的同时,开展择业就业心理咨询或辅导,帮助学生改善不良就业心理,强化自我认知,合理调整预期。
三、活动要求
各学院要认真组织开展第二届心理文化节系列活动,增强实效,扩大影响。
1. 精心组织,广泛动员。举办第二届心理文化节是落实《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重要抓手,是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举措,各学院要精心设计方案,强化组织保障,广泛发动、深入动员,鼓励广大师生积极参与。
2. 统筹推进,注重实效。把第二届心理文化节与学校育人工作结合起来,坚持育德育心统一,加强领导、整合资源、统筹推进。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创新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教育活动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3. 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加强心理健康网络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宣传推广和展示交流作用。通过活动启动仪式、优秀特色活动展评展示、总结表彰等环节,扩大活动影响。加强与主流媒体的合作,对重点工作与特色活动进行宣传报道,全面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
4. 总结经验,突出长效。各学院要通过举办第二届心理文化节推动工作探索与创新,认真总结经验,加强沟通交流,不断提高水平。要在活动中探索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把行之有效的专题活动转化为促进学生成长的长效工作。
各学院要及时总结活动中的创新举措和典型做法,报送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2022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