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我校安保人员对学生心理安全的保护能力,9月15日下午7点,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黄艳苹主任,在大学城校区大讲堂第二会议室为大学城安保人员开展了“学生心理危机问题识别与干预”培训讲座。本次讲座由学生工作处、保卫处和后勤管理处三个部门联合主办,是本学期 “心理守门人” 系列讲座第一讲。
黄艳苹主任用历年的统计数据说明在青少年自杀率不断上升背景下,我校学生因心理产生的危机情况也在不断上升。黄艳苹主任认为安保人员对学生心理危机问题的识别与干预工作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是把握好关键时间点。学生在开学、大假期前后、特殊节日心理波动较大。二是观察学生行为线索。如学生有冲动行为,长期不出门等异常行为,要多加关注及时上报。三是日常工作中对特殊地点的重点巡查。安保人员要加强对宿舍楼顶、河边和实验室等重点场所巡查。安保人员如发现学生危机情况,要做好有效沟通并及时上报。安保人员需要把握有效沟通的原则:把学生的想法和行为正常化,对危机学生持尊重态度,开展真诚的沟通。
在危机处理原则上,黄艳苹主任强调了六点:危机不过夜、干预在低楼层、告知父母、及时汇报、充分利用资源和保护师生安全。
在本次讲座中,黄艳苹主任就学生常见的心理危机情况做了分享并对安保人员如何做到对心理危机识别和干预措施进行详细阐述,在场安保人员认真聆听。讲座提升了安保人员对心理危机的识别和干预的工作能力、对维护校园安全稳定起重要作用。

